220609,硅胶娃娃与名誉权纠纷

 

裁判法院: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
裁判时间:2022年2月
案号:(2021)京0105民初39840号

【法院认为及判决】
本院认为,原、被告所争议的法律行为发生于2020年10月30日至同年11月1日第二十二届全国(广州)性文化、成人用品、保健品博览会期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第一条之规定,本案应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进行审理。
关于本案是否构成重复起诉问题,本院认为,(2021)京0491民初15501号案件及其二审(2021)京04民终789号案件诉讼标的系针对本案被告基于网络宣传及销售行为,而本案诉讼标的系针对被告上述线下展出行为,本案诉讼与前述诉讼的诉讼标的不同,本院对于被告关于本案为重复起诉的主张不予采纳。
关于被告方是否存在侵犯原告的肖像权和名誉权问题,本院认为,从原告提交的展品照片来看,双方争议的被告所展示的成人硅胶娃娃在面部特征上与原告肖像具有高度相似性,尽管未有证据显示被告标注了原告姓名,但该等高度相似性足以使公众将被告产品与原告进行关联。加之,在原告代理人致电被告展会工作人员时,被告工作人员对于案涉玩偶系原告款予以确认,可以印证案涉玩偶系以原告形象制作。被告使用原告肖像未经原告同意,构成对于原告肖像权的侵害。同时,由于被告所展示的成人硅胶娃娃系成人性用品,被告的上述行为势必导致原告的社会评价降低,故本院认为被告行为构成对于原告名誉权的侵害。
关于被告方的侵权责任,鉴于原告并未举证证明被告目前尚实际持有、宣传或销售以原告形象制作的成人硅胶娃娃,故本院对于原告关于被告立即停止展示、宣传及销售所有以原告形象制作的成人硅胶娃娃、立即回收并销毁所有以原告形象制作的成人硅胶娃娃的诉讼请求不再支持。原告要求被告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于法有据,本院予以支持,但被告赔礼道歉方式应与侵权形态和影响范围相当,本院综合考虑前述因素依法确定赔礼道歉方式。
关于经济赔偿责任,本院综合如下三方面因素对于赔偿金额予以酌定:一是被告获利情况,原告代理人与被告展会工作人员的通话录音中记载案涉展出玩偶已经售出,价格为9800元;二是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已就被告其他销售获利行为作出(2021)京04民终789号民事判决,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三是原告的合理维权成本,原告提交了相关证据,考虑到其中合理支出部分确系其因权利受害而支出,本院将综合考虑费用支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予以酌定支持。
关于精神损害抚慰金,本院认为,被告在全国性性文化、成人用品、保健品博览会中展示以原告肖像制作的成人性用品,势必对原告造成精神上的严重损害,本院对于原告的该项诉讼请求予以支持,具体金额由本院结合被告侵权情况和另案处理情况予以酌定。

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条、第一百二十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第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第十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A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起七日内,在其官网 Xxx.com 首页显著位置公开发表致歉声明,向原告范某冰赔礼道歉,持续时间为连续七日(声明内容需经本院核准,如被告A公司拒不履行该义务,本院将选择一家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公布本判决的主要内容,费用由被告A公司负担);
二、被告A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起七日内赔偿原告范某冰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支出60 000元;
三、被告A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起七日内赔偿原告范某冰精神损害抚慰金40 000元;
四、驳回原告范某冰的其他诉讼请求。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本案受理费11 400元,由原告范某冰负担10 830元(已交纳),由被告A公司负担570元(于本判决生效后7日内支付原告范某冰)。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八条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第十条 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